今日上海天气
今天上海处于梅雨带南缘,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或雷雨,气温26-31℃。午后将出现雷电、短时强降水和7-8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最大小时雨强30-50毫米。
22-24日上海处于梅雨带中,将会出现明显的阵性降水,个别时段可能有暴雨,过程累积雨量30-50毫米,个别地区60-80毫米,最大小时雨强20-40毫米;其中明天雨势相对明显,有大到暴雨。
今天申城的最高气温仍有31℃,22-24日最高气温将回落至26-29℃,但是湿度较大,体感闷热。
每天一首古诗词
《夏至避暑北池·节选》
唐·韦应物
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
绿筠尚含粉,圆荷始散芳。
夏至与冬至一样,是古人最早辨识的节气之一,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迎来一年中白昼最长、阳光最炽烈的时刻。古人以“至”字形容这一节气,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,也暗含了万物盛极而衰的哲思。此时天地间阳气升腾,暑气蒸腾,农人田间挥汗如雨,万物在烈日下生长勃发,而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这句农谚,则提醒人们炎热的三伏天已在转角。夏至不仅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到来,更是自然界能量积蓄与释放的转折点。
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夏至避暑北池》,以清丽笔触捕捉了这一节气的微妙心境。诗中“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”两句,既点明节令特征,又暗含对光阴流转的敏锐感知。诗人并未沉溺于酷暑的煎熬,而是以“绿筠尚含粉,圆荷始散芳”的意象,勾勒出一幅清凉幽静的画面——新竹初生的粉白色绒毛尚未褪尽,池中荷花却已悄然绽放,清香浮动,仿佛为燥热的夏日注入一丝甘冽。这种以动衬静的笔法,既写出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,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由喧嚣归于澄明的转变。
诗中更有一层深意:当诗人独游方塘,享受绿荫与荷香时,他并未忘记“高居念田里,苦热安可当”的农人。这一份对民生疾苦的体恤,让诗作超越了个人闲适的范畴,成为一幅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的画卷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春生夏长,万物并秀”,夏至不仅是草木繁茂的时节,也是人与自然关系最紧密的时刻。
对于今人而言,夏至时节的养生之道,亦可从这首诗中寻得启示。暑气逼人时,不妨效仿诗人,寻一处清凉之地静坐观荷,让心神随蝉鸣与风动而舒展。饮食上宜清淡为主,如《遵生八笺》所载“夏宜吃苦”,苦瓜、莲子等食材既能祛暑清热,又能清心养气;起居则需顺应“晚睡早起”的节律,午间小憩片刻,如荷叶承露般汲取自然的滋养。运动宜选清晨或黄昏,避开正午烈日,以缓步徐行或静心太极,与天地同频呼吸。
《夏至避暑北池》中,既有烈日下的炽热,也有绿荫深处的清凉;既有对自然节律的敬畏,也有对人间烟火的关切。它让酷暑中的清凉更显珍贵,莫忘驻足聆听荷叶的低语,也莫忘抬头看见农人劳作的身影。在盛夏的热烈中,守住一份淡然与慈悲。
每天一张AI壁纸
老虎配资-股票配资平-手机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开户哪一家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